中国“十三五”首季报发布 唱衰中国经济又落空了
4月15日上午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。数据显示,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达15852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6.7%。同时,在用电量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城镇新增就业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各主要指标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,这也让中国经济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此前唱衰论调的苍白。
海内外专家指出,中国经济在未实施“强刺激”的情况下实现“开门红”,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自身的内在韧性和良好基本面,而且透露出传统经济改造、新生动能加强的积极信号。在世界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,中国经济正在扮演鼓劲者的角色。
“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,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,稳中有进态势持续。”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介绍经济数据时表示,6.7%的增速尽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,但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,这个增长速度在国际范围内,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,还是在新兴经济体中都是比较高的水平。
一季度10大关键数据
1、GDP:6.7%
GDP运行在合理区间。一季度,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,同比增长2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,增长5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,增长7.6%。
2、收入:6.5%
居民收入增长平稳。一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,同比名义增长8.7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5%。
3、就业:31.8%
就业总体稳定。一季度,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31.8%。3月份失业率在5.2%左右区间内小幅波动。
4、物价:2.1%
物价温和上涨。一季度,CPI上涨2.1%。
5、投资:10.7%
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。一季度,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85843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10.7%(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.8%),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.7个百分点,比今年1-2月份加快0.5个百分点。
6、消费:10.3%
消费持续拉动经济。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10.3%(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.7%),比今年1-2月份加快0.1个百分点;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,同比增长27.8%。
7、工业:5.8%
工业生产缓中趋稳。一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8%,比今年1-2月份加快0.4个百分点。
8、外贸:-5.9%
进出口好于预期。一季度,进出口总额52144亿元,同比下降5.9%。
9、创新:55.3%
创新发展较快。一季度,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增长55.3%。
10、创业:25.9%
创业势头良好。一季度,新登记各类企业106.3万户,比去年同期增长25.9%,平均每天新登记1.17万户。